{
"main": "select (a / b - 1) from (@查整体(date = 今天)) a, (@查整体(date = 昨天)) b",
"查整体": "@查年级() union @查1班() union @查2班() where date = #{date}",
"查年级": "@查汇总_性别汇总() union @查汇总_性别分组() union @查汇总_爱好汇总() union @查汇总_爱好分组() union @查汇总_电脑类别汇总() union @查汇总_电脑类别分组()",
"查汇总_性别汇总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",
"查汇总_性别分组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group by 性别",
"查汇总_爱好汇总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",
"查汇总_爱好分组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爱好 in (xx) group by 爱好",
"查汇总_电脑类别汇总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",
"查汇总_电脑类别分组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 group by 电脑类别",
"查1班": "@查1班_性别汇总() union @查1班_性别分组() union @查1班_爱好汇总() union @查1班_爱好分组() union @查1班_电脑类别汇总() union @查汇总_电脑类别分组()",
"查1班_性别汇总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1班",
"查1班_性别分组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1班 group by 性别",
"查1班_爱好汇总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1班",
"查1班_爱好分组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1班 and 爱好 in (xx) group by 爱好",
"查1班_电脑类别汇总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 where 1班",
"查1班_电脑类别分组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 where 1班 group by 电脑类别",
"查2班": "@查2班_性别汇总() union @查2班_性别分组() union @查2班_电脑类别汇总() union @查2班_电脑类别分组()",
"查2班_性别汇总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2班",
"查2班_性别分组": "@查除电脑关联表() where 2班 group by 性别",
"查2班_电脑类别汇总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 where 2班",
"查2班_电脑类别分组": "@查除三连和学习表() where 2班 group by 电脑类别",
"查所有关联表": "@查信息表() left join (@查三连表()) left join (@查学习表()) left join (@查电脑表()) left join (@查全校信息())",
"查除电脑关联表": "@查信息表() left join (@查三连表()) left join (@查学习表()) left join (@查全校信息())",
"查除三连和学习表": "@查信息表() left join (@查电脑表()) left join (@查全校信息())",
"查信息表": "select 字段 from 信息表 where 年级 = 1",
"查三连表": "select 字段 from 三连表 where 年级 = 1",
"查学习表": "select 字段 from 学习表 where 年级 = 1",
"查电脑表": "select 字段 from 电脑表 where 年级 = 1",
"查全校信息": "select 字段 from 信息表"
}
结构化 SQL 生成器
在线使用:http://sql.yupi.icu
项目介绍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11J7vh/
项目作用
结构化
,像写文章大纲一样编写和阅读 SQL应用场景
如果你要写一句复杂的 SQL,且 SQL 中很多代码是 相似 但又不相同的。那么推荐使用该工具,可以不用重复编写 SQL,更有利于修改、维护和理解。
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场景下,经常会有编写复杂 SQL 的需求。
当然,你也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
重复代码生成器
~示例
需求:计算 id = 1 和 id = 2 的两位同学的身高差
SQL 大概是这样的:
显然,上述 SQL 中学生表查询了 2 次,而且除了查询的 id 不同外,查询逻辑完全一致!
如果后面查询学生的逻辑发生修改,那么以上 2 个子查询都要同时修改,不利于维护。
而使用本工具,只需编写如下 JSON,就能自动生成完整的 SQL 了:
通过类似
函数调用 + 传参
的方式,我们无需重复编写 SQL,而且整个 SQL 的逻辑更清晰!当然,以上只是一个示例,真实大数据离线分析的场景下,SQL 可比这复杂 N 倍!
如果感兴趣的话,欢迎往下看文档,还有更复杂的示例~
优势
文档
可以把下面的代码放到生成器中试试,一下就明白如何使用啦~
补充说明
对象键
:定义 SQL 生成规则名称,main 表示入口 SQL,从该 SQL 语句开始生成。对象值
:定义具体生成规则。可以是 SQL 字符串或者对象。sql
:定义模板 SQL 语句,可以是任意字符串,比如一组字段、一段查询条件、一段计算逻辑、完整 SQL 等。params
:静态参数,解析器会优先将该变量替换到当前语句的 #{变量名} 中#{xxx}
:定义可被替换的变量,优先用当前层级 params 替换,否则由外层传递@xxx(yy = 1 ||| zz = #{变量})
:引用其他 SQL,可传参,参数可再用变量来表示,使用 |||(三个竖线)来分隔参数。复杂示例
需求:用一句 SQL 查询出以下表格
这个表格的难点在哪?
显然,这个表中很多查询逻辑是重复但又不同的。
这么算下来,最后这个 SQL 中到底会包含多少个基础表的 select 呢?每个基础表查询要重复编写多少遍呢?
然而,这个表格也只是鱼皮对实际需求简化后才得来的,实际需求比这还复杂几倍!
可想而知,人工写有多恶心?!
但是使用本工具,只需编写如下结构化的 JSON:
就能自动生成 SQL 了,还可以查看调用关系,非常清晰:
实现
使用和 JSON 相性最好的 JavaScript 来实现,编写一份逻辑 JS 文件,可同时应用于 browser 和 server 端。
功能比较轻量,因此选择优先在纯 browser 端实现。
前端使用
Vue3 + Vite + Ant Design Vue
开发界面,选用Monaco Editor
实现代码编辑、高亮、格式化等功能,使用TypeScript + ESLint
保证代码规范。SQL 生成逻辑如下:
解析器原本采用正则非贪婪替换方式实现,但无法实现嵌套调用,比如 @a(xx = @b()),会被识别为 @a(xx = @b(),匹配到了最近的右括号。 因此针对括号嵌套的情况对子查询替换算法做了优化,已支持包含括号语句的嵌套调用。